G120的产品定位是标准驱动。然后又相继出了些带后缀的产品,什么G120P,G120D,G120XA,G120L,...,现在还有一个G120C。哇,对于未知产品型号的选型者而言。估计就是给搞的晕晕的那种了。
前段时间,论坛的栏目里,有些讲G120C的应用问题。开始我还不了解,只知道这是一个简版的G120,就是风机泵类专用的吧?不以为然,可坛子里却讲,G120C带SLVC功能,可以用于恒转矩负载特性的应用。这倒是引起我的兴趣了。下载了一些它的技术文件(参数表和操作手册),发现它和G120的功能图都差不多。那它到底简版在哪了呢?干脆也买了一套,用在了自己的系统里,是风机控制风速跟踪的。只有用了,才能知道它到底如何。能耐有多大?
通过使用,我个人对G120C产品的解析如下:
第一, 与MM440比,G120C和MM440的结构形式一样,都是一体机。看上去很简洁,毕竟用惯了一体机,对这种结构很容易接受。而在功能上,比MM440可厉害。特别是自由功能块,MM440没有模拟量的运算,G120C有。
第二, 与G120比,它的控制系统基本是CU240B-2的水平。但没有P1300大于20的功能。但G120C的价格比G120便宜。这是消费者比较关注的一点。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,价格决定选择的取向。这一点毋庸置疑。
第三, G120C的AD/DA/DIO接口是全的。但相比G120和MM440而言都比较少。
第四, G120C的控制模式(P1300的参数设置),F/V控制方式是全的,矢量控制只有SLVC。
综上,用G120C做交流异步电机的调速控制,能满足一般场合的基本应用。有人会说,G120C没有转矩控制。这个是事实。没有矢量控制的下的转矩控制功能。但是,它有P1300 = 19。这就给用户留下了转矩控制的伏笔。
这个P1300 = 19其实就是给用户提供了一个交流传动控制的平台。你想干嘛?在这个平台下,自己去搭嘛。它既可以编辑自己定制的F/V特性曲线;也可以定制输出变频电源;还可以定制直接转矩控制输出。这个固定值设置的F/V功能你如果不懂它,那就什么也做不了,如果懂它,就能很有趣的满足你的需求。
关于P1300 = 19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多,电机学和变频器控制都要有所了解。所以有一定的使用门槛。在过去,yming版主曾对此有过很多精彩的原理、应用描述。这里不再赘述。而且不是几句话可以概括的。需要自己去使用中悟。
对于P1300 = 19中的频率设定值,比较好办,就是发设定转速值即可。当电机实际转速小于设定值时,电机电动运行;当电机实际转速大于设定值时,电机发电运行(制动运行)。
问题比较难处理的是那个电压的固定值设置。因为它的最大值不是恒定的,它是电机转速或反电势的函数,而且与电机磁通有关,所以这个固定电压的设定值在额定转速以内还是非线性的曲线。所以,其难点在此。但是,任何一个特定的电机,它的这个电压设定值曲线也是特定的,可以标定和测试。而且在G120C的控制参数里,自由功能块包含20个点的特性曲线模块。由此实现电机从最低转速至电机额定转速范围的恒转矩控制,完全可以实现。没有障碍。关键是懂原理,会使用就可以了。
总之,G120C可以F/V控制,可以SLVC控制,可以转矩控制。一般的传动控制需求都能满足。作为自动化与驱动应用工程师,我们的任务就是,花最少的钱,完成尽可能复杂的控制,去满足现场的需求。
最后再补充一点小遗憾,G120C如果要是有一个开关量输入口能接收码盘的脉冲信号(比如每周脉冲数不大于10个脉冲)的那种功能,我会高呼万岁的。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帖子链接:http://www.ad.siemens.com.cn/club/bbs/post.aspx?b_id=47&a_id=1649874
G120C不支持纯转矩模式,只有转速下转矩限幅模式
也用G120C更换了一条线的MM440。感觉还是有些不同。
首先它是像MM440那样的一体机,没有G120-2那种分体式的灵活;不能更换CU改变、提升功能。
其次,G120也不能像MM440那样,经通讯报文直接将参数写到ROM中。而是要通过971复制命令。
G120C只能用于无传感器速度矢量控制,没有更多的模式可选。好在还有P1300=19。
其实,现在有点后悔。还是用分体式的灵活。生产线可以灵活改变功能、升级等等。
还是把这个主题贴补上了,发帖子时,曾经丢失了我的第一稿,这个顶楼现在的帖子,是后补的。感觉不如第一稿写的,但没办法。欢迎各路大侠们讨论和点评。
其实我和y版的观点是一样的,喜欢G120,我还喜欢S120。特别是S120的伺服模式下的速度控制。它实时性的快速反应,惊到了全场围观。但是,我们老板对G120有兴趣。它便宜呀。(捂脸)我们老板做项目,首选G120C行吗?这么问我,哈哈。
G120C 的C是compact,意思是紧凑型。从字面意思可以知道,它比大部分同功率的G120尺寸更小;
硬件方面,一体式、不带编码器接口是它的主要特点;价格方面,比同功率G120略便宜。
这是产品的基本定位。
看怎么说了。如果要求不是很高,模拟量反馈给到P2264的速度闭环也是可以做的。
电机又不是没有转速-电压传感器卖的。
何况很多工况也不是要控制电机的转速。
要控制哪个物理量,就用那个物理量的(电压/电流)传感器。
闭环的实质就应该是要直接测量。少用间接测量。
不用只盯着旋转编码器!
你也知道,高速运转的工况,那个1024编码器没啥用,每转有个4-8个脉冲足够了。
一体机空间小,用着方便。
以前还没注意到G120家族这么多成员,学习了。最重要的是根据工艺要求,选用最适合的变频器。
从客户角度来说,分体式的比较合适。
长期的经验是,CU损坏的几率是比较小的。而功率模块损坏几率大一些。MM440一体机维修经验就是是这样。
分体式,就可以仅仅更换损坏的PM部件,而不用更换CU。
此外,设备需要加大容量时,也只需要更换PM;设备需要扩展功能时,也只需要更换CU。这时的再投入成本较低且灵活度高许多。
真正选择的时候,还要从多方面考虑。
很不错的总结。
不错的分享,谢谢分享。
谢谢分享,
G120C还是不错的,也有矢量模式,价格实惠
不错,不错,谢谢分享。
总结的比较全面了,P1300=19这个重点凸显出来了,象恒压供水这种应用最适合G120C了,毕竟这方面的应用客户都比较在意成本,至于维护和维修成本?很少有人考虑,这就是很多老板的特点:太注重眼前利益,实际上整体更换和只更换功率模块成本还是差不少的,我这边的地板线上全部都配的G120-2,功率模块确实坏过一次,一次买了2个备件,结果1年多了,它又不坏了。
@版主 G120中的CU250S是可带编码器的,而且用标准报文3,在博途中可组态工艺对象,应用方法和效果类似伺服,是一个非常值得称赞的变频器
相同功率等级下,PM240-2加CU250S-2多少钱?S120C又是多少钱?所以花多少钱办多少事。这是常识。如果你用PM240-2加CU310-2的组合呢?那不是更帅?但花的钱也更多嘛。
总之,不管是什么配置和组合,只要符合自己的需求,且能被成本承受。那就是好的配置和应用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平衡点,需要设计者自己去考量。
G120c老在就有了,我们15年就在用7.5kw的G120c了,made in United Kingdom,记得特别清楚。
首选他当然即贪图pn口的便利性,又贪图价格便宜呗。
首次用他还遇到个特别懵逼的状态,这货开机以后,显示面板一直报CU busy,40秒以后才转成Ready的,再需要花8秒才能建立好PN的连接。也就是说,开机到CPU与变频器建立好连接,就花去了45秒(没有夸张,特地手机秒表测过)。4台均如此,闻所未见,当时还特别在论坛上发帖咨询来着,想起来都是回忆。
后面也陆续在用,G120c默认是不配面板的,后面我们干脆连控制面板都不配了,在hmi上配置转速显示故障。
至于说大佬说的不如g120拆分选配灵活,我至今也不喜欢G120的模式,配Cu,配功率单元,连Epos内存卡还要额外订货,何必呢?分系列,低端,高端,什么档次干什么事情也挺方便。
这可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。分立式讲的积木模式,一体机讲的是紧凑型。喜欢什么这与选择者的个人喜好有关。
性价比是一方面,后期维护维修成本也要考虑,毕竟不是一锤子买卖。
收藏
点赞
1. 文件大小:上传文件的大小请限制在1M以内。
2. 文件格式:请不要上传.exe文件,系统支持的格式有:.jpg, .jpeg, .pdf, .gif, .zip, .rar, .doc,.docx, .xls,.xlsx, .ppt, .mp3, .wma, .wmv .asf, .avi, .bmp, .png, .txt, .7z
欢迎您访问支持中心!
丰富的视频,全方位的文档,大量的网友交流精华……
为了更好的完善这些内容,我们诚邀您在浏览结束后,花20秒左右的时间,完成一个用户在线调查!
感谢您的支持!
用户登录
短信快捷登录
下次自动登录 >忘记密码
立即注册登录
绑定第三方账号登录
扫描二维码登录支持中心移动端
短信登录
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