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论坛

 关于6SE70变频器远程本地的切换控制

返回主题列表
作者 主题
LHD.李
侠客

经验值:662
发帖数:601
精华帖:2
楼主    2009-07-20 10:31:10
主题:关于6SE70变频器远程本地的切换控制 精华帖 
本人调试后的心得共享上来让大家分享分享,希望对没调过的朋友有所帮助!
本例是Profibus-DP(远程)/端子(本地)间地切换。
1:首先确认PLC与6SE60间的DP通讯是正常的(就是说通过DP是可以正常起动运行)如果这方面还没设置好可以参考我发过的贴子http://www.ad.siemens.com.cn/club/bbs/post.asp?b_id=16&a_id=395701&s_id=&num=23#anch
2:P590=18(定义为7#端子)(此参数的设定可以根据7#端子变量的变化实现对BICO参数组的切换)BICO是每个参数下面的标识,比如P554里有P554.I001、P554.I002、这里的I001、I002、就是指第一数组、指第二数组、
3:P554.I001=3100(指接收CBP板的信号)
P554.I002=22(定义9#端子)起动信号。
4:P555.I002=1
5:P571.I002=20(定义8#端子)在9#端子得电下,8#端子不得电为正转,相对来说8#端子得电时即为反转。
6:速度用电位计调节。
wrp0
奇侠

经验值:7504
发帖数:633
精华帖:13
    2009-07-21 12:21:15
精华帖  主题:回复:关于6SE70变频器远程本地的切换控制
设置P590=18,涉及到得第一数组、第二数组、参数太多不方便,用自由功能块更方便
P554.1=B661 U271.1=18(选择开关定义为7#端子)U271.2=3100(指接收CBP板的信号)
U271.3=22(定义9#端子)起动信号
选择开关定义为7#端子接通,9#端子为起动信号
选择开关定义为7#端子断开CBP板的信号为起动信号
俱怀逸兴壮思飞
至圣

经验值:12851
发帖数:5025
精华帖:106
    2009-07-21 19:21:50
精华帖  主题:回复:关于6SE70变频器远程本地的切换控制
1、首先说一下,我比较喜欢采用且常用的方式和wrp0的类似。但这并不是说漂泊的云的方案就不好。

2、我暂且不说第一种方案有何不好,而只说说为什么我不爱采用第一种方案——
因为我是个经常犯迷糊的人,总是设完了第一组BICO,就完事了,总是忘记设第二组BICO参数了。所以如果真的要用P590进行切换的话,我肯定先开始无法正常工作的。

而如果你是一个很细心、很有耐心,每次都会设置全两组BICO参数,无一遗漏的话,这两种方案对你来说,都可以采用;而如果你是一个像我一样有些迷糊的人的话,建议最好还是采用第二种方案吧,保险些。
huanghuang
侠圣

经验值:2385
发帖数:1031
精华帖:1
    2009-07-22 21:23:00
精华帖  主题:回复:关于6SE70变频器远程本地的切换控制
今天下午在空余时间研究了下 wrp0 发的例子,正好也想发表自己的意见:在这里我想对上面漂泊的云与wrp0补充一下,你们选择读入主给定的连接器的BICO参数没有考虑进去,也就是P443。
漂泊的云中还需要添加:P443.I001=3002(指接收CBP板的信号) P443.I002=11(指接收模拟量的信号也就是指电位计接在模拟量输入1上,具体接线为X102上端子13和16接电位计固定电阻,15接可变阻的),而对于wrp0的P443下面理由会说明的
quote:以下是引用老兵在2009-07-21 13:23:24的发言:
好,问题来了,漂泊的云与wrp0都给出了自己的方案,那这两个方案哪个好呢?理由是什么?

假如要我来评的话我会选择漂泊的云比较好。理由是:
1,大家应该对P590这个参数比较熟悉,P590用于选择开关量连接器的BICO参数,从此开关量连接器的位读入选择一个BICO数据组。其实就是专门为了来改变第一数组、第二数组的数据切换,就象漂泊的云例举的I001和I002,这样已经分配出来了,其他的参数可以按照漂泊的云例出来的设置,是没有问题的。
2,先对U271做一些解释:U271是选择开关量信号转换开关1 (输出 = B661)的开关量连接器的BICO参数。大家可以看大全的功能图Inverters, NAND elements, EXCLUSIVE OR elements, digital signal switches,也就是大全下册130页。 看功能图上U271可以有3个后缀即U271.01 U271.02 U271.03 。U271.01为0的时候U271.02是起作用的,U271.01为1的时候U271.03是起作用的。大家再对照wrp0说的就很容易明白他的意思了

P554.1=B661 U271.1=18(选择开关定义为7#端子)U271.2=3100(指接收CBP板的信号)
U271.3=22(定义9#端子)起动信号
选择开关定义为7#端子接通,9#端子为起动信号
选择开关定义为7#端子断开CBP板的信号为起动信号

3,我觉得wrp0说的不够详细的,首先激活U271的条件是U950.94=4,U950.94默认的是20,是无法激活U271的。同理下面的U272要被激活的话U950.97也需要设置。他在里面没有具体说明。
4,上面我指出的没有定义主给定,而这个参数又只能在其他的(U272选择开关量信号转换开关2 (输出 = B662)的开关量连接器的BICO参数。)参数里面设置了,道理和U271一样,我在这里也设置一下 :
P443.1=B662 U272.1=18(选择开关定义为7#端子) U272.2=3002(指接收CBP板的信号) U272.3=11(定义模拟量输入1,同样可以和上面定义的一样[指接收模拟量的信号也就是指电位计接在模拟量输入1上,具体接线为X102上端子13和16接电位计固定电阻,15接可变阻的})
选择开关定义为7#端子接通,模拟量输入1起作用
选择开关定义为7#端子断开CBP板的信号为调速信号
这样就解决了给定速度
5,但是还有停止呢?还需要使用 U273来定义。
6,wrp0只说明了一个起动,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正转,那反转呢?是不是还需要U274啊。
wrp0要实现和漂泊的云一样的功能,大家看了这么多需要设置的参数,觉得哪个更方便呢?
所以我觉得漂泊的云设置的比较简单实用
以上都是个人的一些总结,如果哪里不正确的地方可以指出来,大家一起讨论!
一通百通
kdrjl
版主

经验值:136820
发帖数:34971
精华帖:435
    2009-07-22 22:17:15
精华帖  主题:回复:关于6SE70变频器远程本地的切换控制
^_^,楼上好大一篇帖子,很辛苦。也封精支持下。
此楼讨论比较热烈。说的题目是关于两地控制。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设想,设置两地控制做什么呢?无非是两个目的,其一,一个通道是正式的系统的控制检测通讯通道,另一个是供调试工程师现场调试所用的控制通道。比如装置的简易控制面板PUM。其二,这个系统真的需要两地控制或者转换的操作功能。
不同的两地控制和转换目的,就有着不同的参数设置或者结构设计。如果是第一种目的,也就是两地控制是为了现场的工程师调试方便,那选择P590转换的形式最好。理由是:西门子的软件设计工程师已经给你准备好了这么现成的功能,你为什么不用呢?P590就是两地控制或转换的专用功能,非常好用,非常现成。其中一路P590=0就是PUM控制,你只需将另一组参数设置成你所需要的控制通道即可。一点都不费事。特别是现在采用了DRIVEMONITOR调试软件以后,很方便的。如果你是第二种目的使用两地控制或转换,也就是现场的需要两地控制功能,那采用P590的转换就不太灵活了,甚至可能满足不了要求。所以,此时采用自由功能块构建两地控制和转换的功能就是必须的了。比如,一路采用上位机自动化程序控制,另一路采用外部设置的手动操作面板控制,同时还要具备一些比较复杂的功能转换(例如恒转速/恒转矩转换)等,P590的功能是远远不够的。自由功能块必须要用。
我是你的朋友
老兵
版主

经验值:55289
发帖数:9644
精华帖:489
    2009-07-23 09:35:20
精华帖  主题:回复:关于6SE70变频器远程本地的切换控制
一个主题让两位同志得到了首个精华帖,非常不错。
我个人认为,两个方案各有千秋,适合不同的工艺要求。
参数组切换的死穴在于:参数组切换时只能在系统停止状态下进行!因而这注定了用参数组切换的方法不适用于在本地/远程控制时无扰切换的要求。但这既是缺点,也是优点:可有效避免因误操作时导致的系统停机,也就是说,在系统运行时,你是无法用另一种控制方式启停系统的。
使用工艺参数的死穴:因可以实现不停机切换,因而如果考虑不周,有人误操作时会导致切换后的速度、转矩给定、系统状态与期望值不同,或有很大的差异。比如说如果想做无扰切换,那你必须考虑切换前后的速度/转矩给定相同!这在从上位机控制切换到装置本身控制时问题不大,但在反向切换时问题就复杂点,要求程序中也要捕捉装置的状态与实际值。
从而,个人觉得,参数组切换的方法是最安全、最简单的,虽然完成不了无扰切换。
使用工艺参数自己编程的方法是灵活与功能强大的,但对参数设置者的要求更高,需要考虑的事情更多,需要设置的参数也非常多。而且就WRP0的参数设置而言,即便是加上huanghuang的后期考虑的参数设置,也会出很大的安全或工艺事故的。
天生不宜做胜利者,自来没有胜利的欲望,只是不甘失败,十分十分不甘心失败。木心
您收到0封站内信:
×
×
信息提示
很抱歉!您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,或网址发生了变化,请稍后再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