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应用的基本信息
基本应用信息描述(您所经历过的现场规模,例如硬件和网络配置、CPU的类型、版本以及个数等。您在项目的职责,例如项目负责人、主要或者辅助设计、编程调试者。)
我在项目中采用的是S7-1215C CPU和4台V90进行PROFINET通信。第一次使用,闹了很多笑话,在这里给大家献丑了。
2.问题描述
项目中配置PROFINET网络遇到的问题或PROFINET网络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。语言简要、故障要点突出,现象表达清楚,为了清晰描述问题的原因,需要配图。网络的拓扑结构图
例如:
1. 起初并不知道EPOS模式的111报文,而是准备用105报文做工艺对象。后来也是在官网论坛看到大佬们的做法,而且要到了FB284.
2. 之后的测试基本还算顺利,不得不说暂停功能真的好用,可以在任意位置停止后继续行走;甚至可以在暂停状态下给启动命令,恢复后依然可以行走。
3. 设备安装完成,家里测试无异常,去到客户现场,发现Y轴驱动器总是通信掉线(5类网线)。后换成7类屏蔽双绞金属头网线。
4. Y轴还经常报警F7492(平均1天一次),实在没办法就将线拆掉重新接了一遍
5. 400W电机,伺服转速2万LU,丝杆导程10mm(无减速机,X轴负载估计4kg,Y轴负载估计2kg)。斜坡函数如图:但是对设备来说抖动依然较大,未解决?
3.问题的分解和解决
3.1 故障或问题分析(根据故障或问题,进行分析,从而提出潜在的一些解决方案用于解决该问题)
例如:
1、尚未明白这算RT通信还是IRT通信
2、尽管通信速率很快而且可以同时将命令给多个伺服,但由于PLC扫描周期依然会产生不必要的等待延时。
3、因为是2轴联动,所以也没办法提前设定路径
4、V90上电之后的启动时间也太长了
5、原点只能接到PLC上?这个实在是不方便,因为伺服和PLC不在一个电柜,而且伺服需要单独的24V电源.所以他们是独立的两个直流电源,而原点和限位往往是同一个接线盒,造成接线的麻烦。
3.2故障或问题处理(根据分析各种导致问题的可能性,逐步排查和测试,描述您解决此问题的操作步骤、想法,最终确认原因,排查和测试过程有条理,思路清晰)
上面说完了!
4.经验总结
4.1遗留的问题(问题排查后,是否对解决问题的方式仍然有些疑问或者不理解的地方)
1、由于XY轴间的机械原因,导致夹角不是90°,这样在计算时造成麻烦
2、工件定位时也因为旋转角度造成麻烦,虽然都通过计算解决
3、伺服在启动和停止过程的抖动依然存在。(如果加减速时间加长,效率就会降低)
4.2改进方法(解决问题后,根据后期的理解,可以提出更好的解决方式或建议)
无
感谢楼主的分享,通过楼主的分享学习到了许多profinet通讯的相关经验,在以后的工程项目中少走一些弯路。另外在通信的实时同步性上各种通讯架构还是有很大的优化啊!
@突然,后
首先,非常感谢您能把您的项目案例分享出来。
其次,针对您的描述,我可以从以下几点给您一点建议,供您参考。
1、“ 起初并不知道EPOS模式的111报文,而是准备用105报文做工艺对象。后来也是在官网论坛看到大佬们的做法,而且要到了FB284.” 下图是控制方式的总结。
当把V90的控制模式由"Speed'改为 "Basic Positioner control(EPOS)"后,可选的报文7、报文9、报文110、报文111
2、您提到“尚未明白这算RT通信还是IRT通信?“,按照您前面的描述,您的这个项目使用的S7-1215C CPU,所以您使用的RT的通信模式,因为S-1200 CPU是不支持IRT的通信。若您以后的项目中使用S7-1500的CPU,如何来判断S7-1500的V90的通信是RT还是IRT,这需要看你的组态中的参数选择。如下图,选择的RT就为RT通信,选择的是IRT就为IRT通信。
3、整个控制系统的响应快慢是受多个循环(CPU的扫描周期、PROFINET的通信周期...)叠加的影响。PROFINET作为较为底层数据传输协议,它的通信周期可以设置非常小。一般要远小于CPU的扫描周期。
如下图的T3、T5为PROFINET的通信周期;T4为CPU的扫描周期。这个几个周期的快慢最终决定着控制系统的响应的快慢。也就是控制系统的响应受这几个循环周期的影响。
4、”设备安装完成,家里测试无异常,去到客户现场,发现Y轴驱动器总是通信掉线(5类网线)。后换成7类屏蔽双绞金属头网线“,在家里做测试是可以用普通的以太网线,但一但用到工业现场(强的电磁干扰环境)就必须使用专用的PROFINET网线(有很好抗电磁干扰能力)。
5. ”Y轴还经常报警F7492(平均1天一次),实在没办法就将线拆掉重新接了一遍“,这个故障代码说明了编码器出现了故障,最大的可能性是由于连接编码器的线的屏蔽层处理的不好造成的。
6、对应RT和IRT的通信的不同之处在于,RT的数据的通信的抖动性大于IRT通信的抖动性。在高精度控制要求的场景下,若其它都没问题的情况下,使用IRT的通信方式要比RT的通信方式要好。这个可能也是优化控制的一个方面的因素。如下面两个图所示RT和IRT在驱动控制上的差别。
最后:若您还有其它疑问,可继续与我们进行交流探讨。
请填写推广理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