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于 2008-01-24 12:00:53
0楼
真不知道为什么要讨论这种问题?假如你做硬件设计你会怎么做?
50Hz电源,周期为20ms,对于6脉波整流,需要在一个周期内触发六个可控硅, 即3.3ms触发一个,对于16位微处理器,几K程式要在1ms内扫描一次是很容易的,但不论处量多快,输出只能在3.3ms内调节一次,因此那个控制环节的扫描周其都不会比这一值高;对于电流/转矩内环,我想你一定会让它在3.3ms扫描一次,这样可以提高控制精度,但更快的速率没有任何意义;对于速度环,你会多长时间计算一次,如果是我的话,我会6.6ms计算一次,即比内环加长一倍;对于给定值我会把周期再加长一倍,即13.2ms算一次;对于反速度反馈只要和当前环的速度相当就可以了,但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,我会用比相应环节周期更快的速度扫描,然后滤波;就是说对于电流信号的采集会比3.3ms更短,这样系统可以知道在每个触发脉冲发出后更详尽的电流变化情况,对于防止管子损坏有利;现有假设我们使用速度控制(这个假设很可能是成立的),系统对速度环的计算周期为13.2ms,则通讯周期应<13.2ms,考虑到有人可能要用到转矩控制,因此单从设计方面考虑,系统的通讯周期应小于3.3ms,再考虑一下通讯速率,1位启始位,8位数据位,一位停止位,一位奇偶校验位,一个字节总共要发送11bit,USS标准协议有两个PZD字,至少三个PKW字,一个启始标志字节,一个校验字节,一个长度字节,一个地址字节,因此一个报方最少14个字节,然后我们一般会在两个报方之间留3个字节的间隙,就是说一帖数据需要17*11/19.2=9.74ms,这介大家常用的19.2K通讯速率下的时间,那么你发一次,系统给你发一次需要19.5ms,因此如果你想要传送更快或着高精度的话,就不能使用标准的USS协议,也不要用于速度环。对于带外环的控制,低于10ms的通讯速率没有多大意义,当然转矩控制例外...